广西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为:首页 > 教学科研

厚植质量根基,赋能全科教育——全科医学院开展“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

来源:全科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作者:申颖   

2025年5月,学校以“教学质量月”为契机,全面推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围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的核心目标,开展了专题学习、督导检查、教学研讨、示范引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聚焦教学、钻研教学、提升教学的热潮,为持续提升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和订单生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一、制度筑基:集中学习强化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提升,制度为先。5月初,全科医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专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管理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重点剖析教学管理规范、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及教学事故处理机制。分管教学副院长左延莉教授在学习时强调:“教学制度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必须将制度内化为行动自觉,贯穿于日常教学工作始终。”  

专题学习活动与2025年春季试卷质量检查工作相结合。通过制度学习,专任教师对试卷的命题规范性、评分标准一致性、考试材料完整性等共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理解到位,高效高质地完成本院和互查学院的试卷检查工作。

二、督导提质:立体化监控护航课堂实效 

为强化教学过程监控,学院构建了“院领导—督导专家—同行教师”三级督导体系。5月9日上午,院领导带头落实“进课堂”专项行动,院领导班子深入到课堂听课,探查教情学情,指导提升课堂授课质量;5名院级督导专家分组对本学期课程进行全覆盖督导,通过随堂听课、课后研讨、教案课件检查等方式,落实“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机制。 

三、能力锻造:教学研讨会激发教学创新

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院于5月中旬举办“AI创新教学研讨会”活动。活动邀请院内全科技能教研室副主任陈恩然老师和社区医学教研室副主任吴华贝老师围绕“人机协同教学”“AI与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图谱”等主题,结合自身外出培训的体会开展专题研讨。两位老师分别以《预防医学》和《临床技能学》课程为例,演示如何通过AI增加课堂教学中人机协同内容,辅助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通过可视化工具梳理学科逻辑,激活和丰富课堂。此外,研讨会还组织专任教师热烈讨论如何利用AI高效制作和完善课件、教案及大纲等,监测学生学习进度,提供学情分析,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 

四、示范引领:标杆课程辐射带动发展

为发挥优质课程辐射效应,学院组织示范课程宣讲活动,遴选《临床技能学》中医患沟通技能的实践课堂教学进行公开展示。陈恩然老师通过学习通发布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AI辅助下探寻问题答案,同时结合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场景,实践理论学习内容。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跟岗学习的机会,新入职教师全程参与示范课程备课、授课与反思,通过“传帮带”机制加速成长。 

五、文化浸润:质量理念融入育人血脉 

质量提升不仅依赖制度约束,更需文化滋养。学院以“学会感恩、注重实践、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重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与发展。在本次“教学质量月”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家精神和劳模精神主题宣讲会,重温学校“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办学初心,激励教师以“健民济生”为己任,将质量意识渗透至每一堂课中。  

此次教学质量月活动的开展在学院营造了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学院将以此类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全科医学人才,推动学院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

教学质量文件专题学习会 

院领导和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